从松赞干布说文化的强大影响

王东岳讲到佛教对西藏的影响,原来藏王松赞干布时,吐蕃军队非常强悍,甚至打到京师,就是唐首都西安的近郊,其影响力包括青海、四川、云南,这么强悍的一个民族,在松赞干布和亲唐朝文成公主和尼泊尔赤尊公主后,佛教进入西藏,而引入佛教是为了削弱苯教的势力,因为当时教权高于王权,极大掣肘了松赞干布。而随着佛教进入,这个强悍的民族在之后千年,销声匿迹,直到解放军进入西藏,发现那还是原始社会的形态,非常落后,文化上就是被彻底阉割了。

扎叶巴寺的松赞干布打坐像

然后王东岳举了一个对比的例子,大清当时2亿人,而清朝只有几十条船,几千人,就打败了大清。而当年二战时意大利墨索里尼进攻埃塞俄比亚,那个是原始的冷兵器,人数也少,但是在“非洲雄狮”海尔·塞拉西一世的带领下,就是不投降,顽强对抗,直到战败,流亡到英国,后来二战胜利复国。这种文化的对比让我想起了,当年二战时,日本入侵中国,一个日本兵押送几十上百的中国人,却无人反抗,乖乖被杀。元灭南宋时,攻入杭州,一个元兵驱赶几十人,让其跪倒,引颈受死,无人反抗。这种弱势的文化真的极大影响了人格和民族性,可悲。

海尔·塞拉西一世

所以尼采的狮子精神、主人道德才是整顿这种颓废消极的方法。

人是一种必须被超越的东西。

《天道》中丁元英提出的强势文化可能是这个意思,那些财富、名誉、家族、民族、国家,其实都是文化决定兴衰。王东岳的观点是文化决定民族的兴衰,我想可以在扩展,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是如此。

强势文化对个人来说不一定是强势性格,而是一种生命力的强弱。

说到这里,必须对文化进行一个定义。
按照维基百科,其来源于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

文化(英语:culture,日语:文化/ぶんか Bunka)是由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首次使用拉丁文“cultura animi”定义,原意是“灵魂的培养”,由此衍生为生物在其发展过程中积累起跟自身生活相关的知识或经验,使其适应自然或周围的环境,是一群共同生活在相同自然环境及经济生产方式的人所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潜意识的外在表现。

文化实际上主要包括器物(物质文化)、制度(制度文化)和观念(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具体包括语言、文字、习俗、思想、国力等,客观地说文化就是社会价值系统的总和。

其中关键词是一群共同生活的人适应自然或周围环境约定俗成潜意识。也就是说,要点包括:

  1. 一群人
  2. 适应环境
  3. 潜意识

文化是群体的,个人受到无意识的影响。那么从另一个面说,就是,如果意识到了这个影响,就可以减弱它的影响,改变它的影响。

那么审视所有进入你大脑的信念,看看哪些是文化给你的,哪些是你自己的,也许这个结果很吓人。

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解释了,为什么要对接熵减的环境,这样才可以打破这种影响。旅游的目的其实这个,见识不同的文化,对原有的文化进行反思,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行为。

而每一个个体的变化就会对社会造成影响,这个过程也许是很长的,需要的是老一代热人的逝去新一代的成长,几代的更迭。这是在一个渐变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可能并不是缓和的,也可能是急速的,比如当年五四运动,比如日本黑船事件,比如洋务运动。


转载请注明来源,欢迎对文章中的引用来源进行考证,欢迎指出任何有错误或不够清晰的表达。